贫地“巧变”良田——我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之桦甸实践
发布时间:2023-08-04 10:07:18

站在桦甸市公吉乡大肚川村高出路面近一米的李新福家玉米地里,放眼望去,绿油油的玉米整齐排列,挺着粗壮的“腰杆”,传递着丰收的希望。

“以前这低洼地每亩能收1500斤左右,还经常遭水淹,一涝就绝收,现在能收到2800斤,快翻倍了。” 家住大肚川水库下游的李新福对记者赞叹道,“淤泥还田”办法好,农民真是受益呀!

与大肚川水库同龄的李新福,曾亲眼目睹了水库因长年淤泥堆积,从最初的防汛灌溉作用显著,到后期的“带病运行”,尤其是汛期,李新福的8亩地经常要被淹上几回。

“由于水库建设年代较早,工程技术水平不高,加上长年水土流失、大量淤泥沉积,导致库容变小,既影响防洪能力,又影响下游灌溉。”桦甸市水利局办公室主任孙寿鹤对记者说。

桦甸市现有中型水库2座、小型水库37座。2021年,桦甸市开始对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高龄”水库进行清淤“洗胃”。

从水库清出的淤泥占用库区周边大量土地且影响环境。淤泥该如何处理?通过走访调研,桦甸市确定了“生态优先、综合利用、全量处置”的工作思路,将淤泥处理与环境治理、土壤改良结合起来,通过干化还田处置库区堆积淤泥。

“所有水库清理出来的450万立方米淤泥,通过处理后陆续覆盖到周边560多公顷耕地上,用做水毁土地回填平整、低洼劣质耕地改良和中低产田改造,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产生了除隐患、保生态、肥耕地、惠民生的多种叠加效益。”孙寿鹤说。

“先灭杀病菌,再转运至集中安置点进行堆肥化处理。”孙寿鹤说。经检测,淤泥全部符合农用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且含有有机质、氮、磷等养分,晾干后属于腐殖土,可以有效提升耕地肥力。

为节省运输成本,桦甸市把淤泥回填地块确定在水库3公里范围内,鼓励水库周边村民“就地取材”,而大肚川村的15公顷低洼地恰好就在此处。

“从水库库底清出来的淤泥,政府给咱免费平铺到低洼耕地上。”弯腰抓起一把黝黑的泥土,李新福用手指轻轻拨弄着,对记者介绍,这泥松软、有劲,少上老多化肥了,种出来的玉米秆粗,赶上营养土了。

经过连续两年“淤泥还田”,粮食产量逐年提高,省肥防涝优势显著。“2021年、2022年测产测肥结果显示,每亩旱田地化肥用量大幅减少,增产20%。”大肚川村党支部书记苗有才对记者说。

“高龄”水库清淤“洗胃”,百顷贫地“巧变”良田。“淤泥还田”作为我省首创绿色发展新模式,成功入选“中国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吉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