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张伟汉
发布时间:2006-04-20 09:20:00

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吉林省科技厅副厅长张伟汉

??2006年3月22日

大家好!

今天省科技厅召开这个会议的主题是: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总结和交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经验,部署今后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任务,充分发挥科技的引领作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刚才,县(市)科技局、星火科技专家大院和科技专家特派员代表都作了经验介绍,这些经验非常好,对进一步推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就推进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问题,我讲以下三个方面:

一、科学设计、精心组织、大胆尝试、稳步推进,我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我省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是从2003年开始筹划并运作的,总体思路是:通过3--5年左右时间的建设,构建三级(即结构为三个层次)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网络,顶层为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主要从事农业科研的高端开发和研究,作为创新源和推广源;核心层是区域科研成果转移中心、科技工作站和星火科技专家大院(3年内建设50个左右),通过搭建科研与生产的合作平台,开展技术咨询、科技培训、成果推广转化及产业孵化。基层是农业专家服务团和农村科技专家特派员。按照这一设想,从2003年开始,本着“政府引导、专家领办、企业主体、项目体现、市场运作、典型示范”的原则,组织实施了“星火科技专家大院模式示范工程、星火龙头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培育工程、农村星火专业技术经济协会培育工程、农村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培育工程、农村星火科技信息服务能力建设工程、科技特派员兴业工程、农民适用技术培训工程”七大工程。经过3年时间的实施,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初见成效,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得到了各级政府、涉农企业和广大农民的认可。

(一)实施了星火科技专家大院示范建设工程。

到目前为止,我省共下达了3批省级星火科技专家大院建设计划,建设省级星火科技专家大院40个。在省级科技专家大院建设的带动下,各市(州)纷纷启动实施市级科技专家大院建设项目,建设市级专家大院65个。两年多的时间,省级专家大院有535名的科技专家工作在专家大院生产一线,累计工作时间38000余天,首席专家人均累计工作时间为140天;主推农业新技术193项,新品种217个,示范面积12700公顷,推广面积70万公顷;带动农村养殖户83000户,发放技术资料约71.5万份(册),培训农民约16.3万人次,接待农民咨询近25万人次,新增经济社会效益8.6亿元。

星火科技专家大院建设基本实现了科技推广、示范、服务、培训、研发、实习的功能,效果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打造了全新的资源配置平台,为各类资源进入科技兴农主战场提供了新的载体和渠道。星火科技专家大院的建设工作,不仅搭建了促进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的科经结合平台,更重要的是专家大院建设构建了资源配置的平台。通过专家大院这一平台,各相关单位、企业乃至全社会都找到了加强农业投入的载体和途径。如,省委组织部结合专家大院建设和星火农民远程教育基地建设,投入资金在几个专家大院建立了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培训基地;省农委、省农发办等单位都相继在松原民乐“特用玉米星火科技专家大院”、“水稻优质高效节水技术示范星火科技专家大院”、“燕麦繁育及示范推广基地建设专家大院”等专家大院投入了支农资金,共同建立科技兴农的示范点。有的企业也投入资金与专家大院建立了经济共同体。如,香港金福企业集团,与白城市农科院联合成立了吉林省白城市吉鹤燕麦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开发三合一燕麦即食面、燕麦饼干、燕麦珍珠米等燕麦特色营养保健食品,技术股份占15%。

二是吸引了企业及社会资本的进入,提升了农业产业化水平。专家大院建设以省内重点涉农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为技术依托、由该行业的顶尖专家为首席专家,增强了企业和农民投入的信心,尤其是吸引了社会资本的进入。形成了科技资本的投入吸引了社会资本的投入,社会资本的注入提升了农业产业化的能力和水平,产业化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又促进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中国农科院左家特产所建设的“北方毛皮动物高效养殖技术应用示范星火科技专家大院”通过对我省大安、松源、蛟河、农安、舒兰等地市的养殖户在毛皮动物的疫病防治、饲料配制、种源采购、疫苗防疫、饲料购置等方面开展培训,坚定了养殖户的信心,提高了养殖水平,带动养殖毛皮动物的农户200多家,辐射狐、貉、貂数万只,扩大了我省毛皮动物集中养殖地的养殖规模。毛皮动物养殖技术的提高、农户养殖水平的提升和产业规模的壮大,吸引了外资的进入,美国其仕公司计划投资人民币2亿元以上的项目落户在吉林市昌邑区左家镇迎风村,将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年存栏50万只的水貂养殖基地。这一项目的投产将极大提高我省毛皮动物的养殖和加工水平,提升我省毛皮动物深加工产业的档次。

三是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一条新的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新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面临着转移农村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的巨大压力。吉林农业大学与抚松县露水河林业局共同建设的“人参栽培星火科技专家大院”在转移林场下岗职工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专家大院和林业局等几方共同组建了吉林中森药业有限公司,采用吉林农业大学的人参栽培先进技术,规范化栽培人参150公顷,常年用工大约120人,年人均收入5000元以上,农忙时增用农民和林业工人150人,每人每天支付工资50??60元,仅这一项为每名工人每年增收4000元以上。

四是培育了一批农业经济技术专家协会,推进了订单农业的发展。专家大院建设大部分采用“专家+龙头企业+协会+农户”的模式,专业技术协会上联加工龙头企业,下联生产农户,使农户成为农业生产的第一车间,把农民变为农工,促进了订单农业的大力发展。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与吉林东福实业公司共同建设的“水稻优质、高效节水技术示范星火科技专家大院”,充分发挥水稻技术协会的作用,由协会统一与企业和农民签订生产合同,统一生产操作规程,统一组织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统一组织农民培训,统一组织销售,通过以上五个“统一”,既保证了水稻生产的规范化和水稻质量,又为农民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销售利润,做到了节本增收,使订单农业得到了保障。

(二)实施了农业科技特派员兴业工程。

2005年,我省全面组织实施科技专家特派员和科技特派员兴业活动,把先进、适用的农业科研成果推广示范到农村,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1、召开科技特派员兴业工作现场会,启动我省科技专家特派员和科技特派员兴业工程。松原市早在2004年就实施了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推动这一工作在全省开展,省科技厅于2005年4月26日在松原市召开了科技特派员兴业工作现场会,来自全省9个市(州)及有关科研单位的6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松原市科技局介绍了松原市开展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的情况,科技特派员代表介绍了实施科技特派员工作的经验,会议现场参观了科技特派员兴业5个典型。这次会议有力地推进了我省科技特派员兴业工作的实施。

2、选派了首批省级科技专家特派员。2005年初,制定了《吉林省科技特派员兴业工作管理办法》,并下发到有关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规范科技专家特派员和科技特派员兴业工作。经科技人员本人提出申请,有关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推荐,专家评审,于2005年11月份选派了首批专家特派员30名,颁发了聘书,分别下派到全省9个市(州)的30个乡镇。这些科技专家特派员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与企业和农民紧密结合,开展了具有针对性的科技咨询、培训等服务活动。

(三)实施了农村科技信息服务能力建设工程。

我省农村科技信息服务能力建设工程主要以吉林星火农村科技信息网为载体,建设工作分三期稳步推进。首期选择了星火技术密集区较集中的长春、吉林和四平3个市进行重点建设,3市所辖的15个市(县),建立了市(县)星火科技信息平台。星火科技信息网覆盖92个乡镇、68个重点农业企业和420个农户,建设了星火科技信息服务示范基点。二期在延边州、通化、白山、辽源地区等15个市(县)实施。三期建设投入资金200万元,在白城、松原地区的8个市(县)实施。初步形成了以省、市(州)、县为主体,以乡镇、重点星火企业、种养大户为延伸、上下相通、左右相连、内外结合、跨区域、跨部门的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成了吉林省覆盖面广、功能全、数据量大、管理统一的农村科技信息网络。目前,吉林省星火科技信息网已覆盖了全省9个市(州)、35县(区)、175个乡镇、350个企业、700个农户,网站日点击量已达到400~700次,累计点击量超过20万次,平均年度网上咨询380多次,电话咨询260余次,邮件咨询600封左右,成为我省传播农业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指导农民科学种田和科学养殖的重要载体。

(四)实施了星火农民适用技术培训工程。

我省农民培训工程采用立体式、全方位的建设模式运作。一是依托吉林农大、省农科院、左家特产所,建设了国家、省、市、县分四级星火培训体系。仅2005年,四级星火培训网络组织编写星火培训教材10万册,共培训农民30万人次。二是建立星火农民适用技术培训学校。3年来,全省共建立星火培训学校44所,其中,国家级星火培训学校23所,省级星火培训学校21所。通过举办农业生产技术培训班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班,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培训、适用技术培训活动,培训农民近10万人次,培训项目200多项。三是加强农村卫星远程科技教育培训基点建设。共建设农村卫星远程科技教育培训基点15个,并且制作和组织了700余个用于农民远程教育的多媒体课件上网传输,这些课件已经成为我省农民学习先进农业技术的课堂和老师。通过农民适用技能培训工程的实施,“十五”期间,共培训农民200多万人次,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增收致富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实施了星火龙头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和星火农村专业技术经济协会培育工程。

“十五”期间,我省配合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围绕玉米产业、中药产业、食品加工等产业的发展,向国家科技部组织申报了长春大成集团、通化振国药业等6个龙头企业创新服务中心,抚松县万良镇人参产业协会、东丰鹿业协会等7个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全部得到国家批准。另外,随着我省星火专家大院的建设和科技特派员兴业工作的实施,带动建立了50多个专业技术协会。

星火龙头企业创新中心的建设,代表了现代企业的发展方向,提升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农业企业研制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提供了科技支撑。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建设加强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了农民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促进了定单农业的发展。

我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得到省政府领导、厅领导的高度重视、关怀和支持,陈晓光副省长、王国才副秘书长等政府领导多次视察星火科技专家大院建设情况,对专家大院建设给予充分肯定,并对专家大院下一步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

二、认真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持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大力推进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十一五”期间,我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新时期科技工作方针,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以科技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富民强县为目标,以促进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核心,在以下几方面重点推进。

(一)推进区域科研成果转移中心建设,构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平台。

以构建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为重点,围绕“东创中心”建设,在全省各市(州)建设9个区域科研成果转移中心或科技工作站,作为科研成果的辐射基地。在我省东、中、西三个不同区域的县(市)选择有条件的县(市)科技局(科技情报所),围绕区域产业特色、资源特色,组织实施一批科技新成果、新技术、新品种,推动科技成果转移中心建设试点工作。通过建设科技工作站和科研成果转化中心,组织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科研成果,进行技术集成和资源集成,搭建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平台,促进先进农业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推进专家大院建设和科技特派员兴业工作,构建科研成果转化的示范平台。

在专家大院现有条件下,不断扩展和完善星火专家大院的数量和功能,进一步探索专家大院的探索利益分配机制,完善大院结构,建立专家大院的长效机制,促进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强专家大院服务能力建设,延长产业链,拓宽服务领域。重点培育10个左右初步显现品牌效应的专家大院,总结其示范带动的成功做法,不断提升专家大院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发挥的科技引导作用。

在选派30名科技专家特派员的基础上,继续搞好科技专家特派员的选派工作,争取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每个县(市)至少派1?2名专家特派员。专家特派员与各市(县)选派本土科技特派员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特派员在农村生产第一线的作用。

(三)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为重点,支持建立和完善农村专业经济技术协作组织工作。

专业经济技术协会是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期间,要大力支持专业经济技术协会的发展,做到专业经济技术协会与成果转移中心、星火科技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有效结合,并对专业经济技术协会加强指导和规范,强化专业协会的职能,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四)构建完善的农村星火科技信息服务体系。

利用现有的有线电视网、宽带网、电话网、远程教育网(四网合一)和科技专家服务团,建立新型农村农技“110”服务体系,为“三农”做好技术服务。“十一五”期间,计划选择省农科院、长春市农科院、通化市农科院3个院,前郭县、敦化市、榆树市3个县(市)实施农技“110”示范体系建设试点工作。

(五)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为重点,积极开展星火科技培训工作。

一方面,继续完善星火计划培训学校的建设,开展农村专业技术人才、乡土人才、农民工、乡(镇)村党政干部、科技管理人员科技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增收能力。另一方面,大力开展科普活动,破除迷信,树立新风,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和科技支撑。

三、对下一步工作的几点要求

(一)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核心,进一步加强对新形势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认识。

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研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科技如何发挥引领作用,促进农民综合素质提高、增收致富能力提升的问题,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恰恰是我们探索出的一条可行的途径。农村科技工作的重点要放在“支持发展、引领未来”上,就是科技工作要在引领“三农”的未来上做文章。科技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要把先进适用的农业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农业现实生产力,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县域经济实力增强服务。实践证明,科研成果转移中心、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员、专家服务团、农村专业经济技术服务组织、星火科技信息网、星火学校等都是科研成果转移的有效载体。因此,大家对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要从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县域经济突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尤其是县级科技局,更要把星火计划工作、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因为,在县的层面,搞自主创新难度很大,切实可行的工作是“穿针引线”,搭建平台,做好科技“引智”工作,把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人才、技术引进来。刚才介绍经验的科技局,在这方面做得就很好,协调、沟通、纽带联系作用十分突出,工作得到当地政府的认可,因此在县委、县政府就很有位置,工作成绩也就更明显。

有的县科技局在这方面认识就不是很高,认为专家大院的经费拨到科研单位,而没到县科技局,因此对专家大院建设支持、协调力度不够。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古语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给予的科技经费是很少的,只是引导性的,仅仅是一条小鱼,而通过专家大院建设把科研单位的科技人员、适用技术和科研项目引进来,这才是学会了捕鱼的方法,这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后劲,这才是取之不竭财富。

(二)加强对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领导工作。

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能否有长足的发展,关键取决于领导的重视程度,特别是党政一把手的重视程度。各级科技管理部门要切实把科技工作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要向党政领导宣传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内容,让各级领导了解和支持这项工作,真正把依靠科技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为地方党政领导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政绩观的重要内容。

要加强对星火科技专家大院承担单位和科技专家特派员的支持。各承担单位和派出单位要对专家在政治上负责、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尽最大可能给予他们支持,把好的科研成果放在专家大院进行示范和展示,在科研项目、个人职务和资金等各方面给予支持。

星火科技专家大院首席专家和科技专家特派员要以强烈的责任心和高度的使命感来完成各项工作任务。首席专家和专家特派员要把适宜当地资源特点的项目放到示范基地去,充分展示先进适用的科研成果;要保证在基地的工作时间,建设好科技示范基地;要做好对农民的科技培训、科技咨询、科技服务工作,成为当地农民科学种植、养殖的指导教师。

(三)加强科技培训和科技普及工作。

以市、县、乡星火培训网络、星火培训基地、星火计划培训学校、星火科技专家大院、星火远程教育基地和专家服务团为主要力量,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培训平台建设。通过举办农业生产技术培训班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班,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培训、适用技术培训活动,提高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和依靠科技致富能力。通过举办科技讲座,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集中宣传党和国家的科技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贯彻科学发展观,普及科技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促进农民综合素质的提升,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贡献。

同志们,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起步之年,也是我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要一年。“一年之际在于春”,对于我们涉农科技部门来讲,这句话更是千真万确。让我们借全国科技大会的东风,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转变观念、大胆创新、勇于开拓、真抓实干,共同推进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